top of page

坏制度下的人性的恶

  • 作家相片: Ning Yu
    Ning Yu
  • 2019年9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坏制度下的人性的恶——从电影《浪潮》到中国的“城管现象”

  

  1967年4月,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库柏莱高中的历史老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极权运动的恐怖,他大胆的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们模仿纳粹党徒,在班里发起了一个微型的极权运动,没想到几天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大家逐渐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极权狂热中,琼斯的班级简直成了一个微型的纳粹“飞地”,直到最后琼斯给学生们播放记录纳粹暴行的图片,惊愕的学生们才戛然而止。这个别具一格的社会学实验惊世骇俗的证实了极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

  2008年,年轻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其改编成电影《浪潮》搬上了银幕,除了把地点从美国换到德国以外,基本上保持了整个事件的真实性(当然结尾与真实情形大相径庭)。此片一出,立即受到无数影迷追捧,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

  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更加极端的情况,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时,一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著名的极权主义研究专家阿伦特发现了一种基于日常服从的恶。也就是说,艾希曼之所以恶行累累,不是因为他本性恶,而在于他在一种恶的体制中“尽职”,而这种尽职的背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甚至被自己认为是一种美德。

  联想到在当今中国社会影响很大的“城管现象”。中国的城管队员执行的是政府部门的指令。但是对于一些政府部门的坏指令,以及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一些城管队员对老百姓粗暴、过度地执法。使得老百姓对城管队员产生十分的反感,中国城管成为一个充满负面舆论的部门。其实,绝大多数城管队员不是因为他本性恶,而在于他在一种恶的体制中“尽职”。

  类似的现象还存在于中国的公安警察队伍。本来警察是国家机器中用来保护老百姓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但是一些政府官员乱用这个国家工具来维护其私利,加上警察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警察在执行任务中没有正确地执法,造成警察与一般老百姓中间的冲突和矛盾。因而也引起负面舆论,国内流行“警匪一家”的舆论就是一例。其实,绝大多数的警务人员都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在他们看来是在忠于职责的一些事情,可能在老百姓看来的是为虎作伥的恶行。其实这也是一种基于日常服从的恶。

  所以社会上的这种基于日常服从的恶要靠制度的完善来避免。当今中国的很多老百姓看来的恶事情,其根源在于官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对政府基本职能的认识。在中国旧的传统文化中,官员是管理老百姓的,老百姓只有服从的份。在现代公民社会中,政府应该是一种服务于老百姓的机构。所以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改变,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服务于老百姓的思想出发,那些制度的完善和正确地执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被党中央认识到了,并且希望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来确立这个意识。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正确地执行是防止日常服从的恶发生的根本。在一个好的社会制度下,好人会更加好,有毛病的人也会慢慢变好的。

  在一个好的社会制度下绝大多数人应该是在公平、和谐、安详的气氛中生活,只有极少数邪恶的人应该受到管制。当然,那些对其他人、对社会不利的行为应该受到约束,但这个约束应该是在大家都遵守的规则(以法律形式)管理之下进行。任何不符合共同规则(法律)的行为都应该受到国家机器的管制,包括各级官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这个可能就是一种“法治社会”吧。



1 Comment


Ning Yu
Ning Yu
Sep 16, 2019

本文于2016-09-17 20:15:46 以题目《 恶体制下人的社会性的恶化

发布在博客中国

http://tingyy46.blogchina.com/924868152.html

以有 1279 次阅读

Like

© 2023 by My Weight Lost Journey.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