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瑜伽是中国和印度两个古老的文化产生的两朵奇葩。这两种神奇而有效的锻炼方法都从古老的自然哲学观念出发,强调身体、精神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都是采用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通过气功与瑜伽锻炼都可以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能够达到身体、心灵与环境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
这两种锻炼方式都与传统的西方体育锻炼不同,西方体育锻炼注重人体的体能的提高;而气功与瑜伽锻炼更加注重人体身体、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运行。很多人认为:瑜伽和气功实际上是一回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啊,有的只是一些小小的差别罢了。其实深入分析起来,两者之间在对人体运行的认识上的不同,产生了具体的锻炼方式上的差别。认真地分析这些差别,对于加深认识、提高锻炼水平都是有利的。
瑜伽源于古印度文化。因为它对心理的减压以及对生理的保健等明显作用而备受推崇,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已经从印度传至欧美、亚太、非洲等等地,成为世界广泛传播的一项身心锻炼修习法。
瑜伽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一些锻炼技巧,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来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调控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
为了实现“对心的控制”,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提出了瑜伽修行所必须的八个阶段的修法,称为“八支行法”。这些功法是:
1、持戒(yam) :指必须遵守的戒律,包括不杀生、诚实、不盗、不淫、不贪等。《瑜伽经》认为,在作瑜伽功之前,一个人必须要有充分的道德修养,否则的话,他的心是不会平静的。
2、精进(niyam):指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包括(1)清净(对身体和食物的清净,为“外净”;对内心污浊的清 净,为“内净”)、(2)知足(不求自己份外之物)、(3)苦行(忍受饥、渴、寒、暑、坐、立等痛苦,遵守斋食、巡礼、苦行等等誓戒)、(4)读诵(学习 经典、念诵圣音——唵“Om”)、(5)敬神(敬信自在天大神,为神奉献一切)等。
3、体位(asan):指保持身体平稳、轻松自如、精神放松。包括莲花坐、勇士坐、吉祥坐、狮子坐、孔雀坐等等。
4、调息(pranayam):指调整和控制呼吸。《瑜伽经》指出,调息时首先要注意呼吸的三种作用:向内吸气的作用、向外吐气的作用、不吐不吸长长将气储于胸腹之中的作用。此外,还要注意四件事:(1)“处”,指气息吸入后,气息在胸腹之内所到达的范围;气息吐出以后,气息在宇宙中达到什么地方。(2)“时”,指呼吸的时间。要求在呼气吐气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速度适中、间隔和节奏合宜。(3)“数”,指呼吸的次数。 要求出气入气一定要徐缓而轻长,切忌短促、粗急。(4)“专注一境”,指调心的问题,在呼吸时,要将意念专注在某一点上,不能分散。
5、摄心(Pratyahar):指抑制各种感觉感官,使感官的活动完全置于心的控制之下。
6、凝神(dharana):是使心专注于身体内的一处,如肚脐、鼻尖、舌端等;也可以专注于外界的一种对象,如月亮、神像等。
7、入定(Dhyan):亦称静虑,是使专注一处的心与所专注的对象相统一、使主客观相融合。
8、三摩地(samadhi):就是真正达到了心与其专注的对象冥合为一。三摩地又分为两种:“有想三摩地”和“无想三摩地”。前者,指达到三摩地后,仍然带有一定思虑情感的状态。后者,指心的一切变化和作用都已经断灭,完全达到与专注对象合一的状态,即瑜伽的最高境界。
实际上目前在世界流行的瑜伽锻炼方法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个“八支行法”去进行,而是通过一定的体态活动和冥想来进行。所以人们把一般的瑜伽运动称为“锻炼”,而把严格的按照“八支行法”法进行瑜伽运动称为“修炼”。
中国的气功锻炼产生于几千年前的古老华夏文化,通过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观念和中医的经络学说的支持,中国的气功锻炼有一套十分完整的锻炼方法和理论指导。当印度的瑜伽随着佛教一起传人中国的时候,瑜伽也和中国的气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著名的武功高手达摩祖师就是一位瑜伽高手。但是因为中国的气功锻炼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中国人已经普遍接受了气功锻炼方法,所以瑜伽锻炼方法在中国反而不如世界其它地方普及。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气功锻炼与瑜伽锻炼有很多类似的、共通的地方。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它们也有好多不同的地方,具体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气功锻炼方法是在中医的经络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而瑜伽锻炼似乎没有这样一套完整的医学指导理论。
中医经络理论完整地描述了人体全身各个部位的经络与身体内部脏器之间的关系。(现代医学也已经通过科学手段证实了这个关系,参见王惟工著《气的乐章》)而中医理论有对身体的五大藏器与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都有十分明晰的论述。所以不仅气功锻炼中对各个经络系统的作用,以及对身体各部分的影响都有十分具体论述,而且如何通过不同的气功锻炼方法来帮助身体治疗疾病的论述也十分丰富。
现在一些瑜伽师也通过学习中医的经络理论来具体描述瑜伽锻炼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瑜伽锻炼。如柏忠言、张慈兰编著的《瑜伽-气功与冥想》中就大量引用了中医的经络理论来具体描述和指导瑜伽锻炼。
2、气功锻炼强调的是循经络的意念作用,通过对指定的经络的意念作用来达到对相应的脏腑系统的锻炼。所以,气功锻炼对身体的动作要求不高,主要强调对经络的意念作用。气功锻炼可以很好地适应各个不同的个体情况。
而瑜伽是通过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进行锻炼,所以瑜伽的锻炼动作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身体柔韧性比较差的人,如老人、病人等,可能会对瑜伽锻炼的困难和增加运动的危险性而难以接受。
3、由于气功锻炼强调循经络的意念作用,而对经络的传统描述是建立在气、阴阳、五行体系上的,比较抽象,难以掌握。特别是对非中华文化的民族更加难以接受。所以气功锻炼目前只有以动作为主的太极拳在世界上得以较好地推广,而其它的各种气功锻炼方法在其它国家的接受程度都不如瑜伽锻炼。
瑜伽是以体位、动作描述为主,虽然瑜伽的冥想也比较抽象,但是与西方等其它文化中的一些心理活动还是比较接近。加上现代瑜伽锻炼方法不是像传统的印度瑜伽那样强调清心寡欲的修炼,甚至还加上比较优雅的轻音乐来对锻炼进行伴奏,所以西方文化下人们对瑜伽锻炼比较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4、气功是一种通过调心、调身、调息等方法,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身体锻炼活动。如果用现代医学语言来简单的描述,气功就是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对人体的经络部位进行运动刺激,利用经络与身体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条件反射对应关系来运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从而达到调整整个身体的运行平衡和锻炼身体对外界的反应能力(特别是身体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反应能力)。
其实瑜伽锻炼的原理与气功锻炼类似,它是通过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的体位运动来运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从而达到调整整个身体的运行平衡和锻炼身体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不过瑜伽锻炼体位运动的刺激要达到深层次的经络部位比较困难,瑜伽锻炼活动中常常需要做出一些非常困难的身体动作来达到深层次的刺激作用。所以瑜伽锻炼一般比较适合于身体柔韧性比较好的青壮年;而不适合于老年人,或者身体条件不太好的病人。
5、气功的入静是一种外静内动的状态,入静的目的是放松身体,集中注意力来,方便主动意识对经络部位的控制,从而产生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刺激。所以气功的冥想和入静是对身体的状态有直接的控制作用的锻炼方法。
而瑜伽的冥想基本是一种精神上的集中精力,对身体的刺激没有直接的关系。瑜伽对冥想作用的认识,主要是哲学层面上的,而不是生物学和医学上的描述。
总之,气功锻炼因为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做指导,所以气功锻炼可以更加直接地控制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比起瑜伽锻炼更加科学、合理、高效。随着现代科学对人体运行机制的深入认识,气功锻炼的一些描述也得到科学的解释。这对于气功的深入认识和气功锻炼的普及都会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两种古老的锻炼方法互相学习、补充,必将会对促进人类的身体健康,战胜疾病带来非常大的好处。锻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爱好选择瑜伽锻炼,或者气功锻炼方法。能够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疾病治疗效果的锻炼方法都是可以选择的方法。通过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情况的锻炼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