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Ning Yu

发展中医必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中医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医学。中医的发展有几千年了,但是情况是非常不好的,特别是近代中国中医的发展几乎是负值。以至于今天很多人都担心中医会不会消亡。中医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停滞。分析起来产生这种状况可能有三种原因。第一种原因:中医理论是外星人传授给古代中国人的理论,它太深奥了以至于现代科技还不能理解那些“阴阳五行理论”来说明的中医。所以今天我们还停留在要靠古文的“易经”和“黄帝内经”解释上来发展中医。那些精、气、神、经络连现代科学仪器都无法测量,传授中医知识的外星人的科学技术要超前于我们大概有几十万年吧?第二种情况:中国人的智力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今天的中国人连几千年前的古人写的东西还理解不了,更不用说发展这些理论了。第三种原因,中国人自己把思想禁锢起来了,不敢对“易经”和“黄帝内经”这些被尊为经典的思想和理论进行触动,更不用说超越了。所以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提出一些对中医发展的奇谈怪论,如说:中医只有以“师徒相传”的方式才能培养出来,现代医学院校只能培养假中医;中医学子必须背诵古文的经典,靠脑子记住中医药方才能成为中医师;中医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比逻辑思维要高级得多,所以现代科学技术不能应用于中医;……等等。提出这些观念的人除了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以外,大都出于对传统中医的迷信,这个迷信与宗教迷信一样不允许人们对经典产生任何怀疑和超越。

  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思想的禁锢才是中医理论发展缓慢和停滞的根本原因。如果黄帝能够活到今天,他一定不会因为现在的中医还在把文言文的“黄帝内经”作为经典加以供奉而高兴。他会大骂你们这些不长进的子孙,几千年还没有把一本书读通,更不用说创新发展了。当然像张悟本、李一之流的打着中医幌子的骗子,和那些想靠祖传秘方混饭吃的所谓中医们,他们最希望把文言文的“黄帝内经”等这些中医经典供奉起来,不容改动。这样没有几个人可以弄懂中医是什么,他们就可以有市场了。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可以证伪的。也就是说真正的科学理论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当然也包括人体和疾病)的近似描述,在任何条件下都绝对正确的科学理论是不存在的,那是宗教的理论,不是科学。我们说中医是科学的,中医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也就包括中医理论需要改进和发展。

  中医是在“易经”为代表的,以阴阳五行原理为核心的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它已经被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明是一门科学的医学。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医从医学理论到诊治方法都是完美无缺的、不需要改变的。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么伟大的科学理论在实践中都需要改进和发展,何况仍然以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提出的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了。的确由于中医几千年来积累的医药理论、诊治方法、医药文献、药方等都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来描述的,它们与现代科学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描述方法的确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医的古代资料时,必须要以阴阳五行理论来理解和整理它们。这并不是说中医必须用、而只能用阴阳五行理论来描述。阴阳五行理论在几千年以前连算盘都没有的时代当然是描述人体以及自然等复杂的、变化的、非线性系统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科学家已经有了电子计算机这样一批先进的科学仪器,也有了一些能够描述复杂系统的科学理论。为什么我们还必须要死抱着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来作为中医的唯一的描述理论呢?有的人说:离开了阴阳五行理论,中医就不是中医了。他们是要把中医当成文化遗产来保护起来,而不是要发展中医成为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现代医学。目的不同当然所走的路就不同了。老百姓更加需要的是能够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现代中国医学。

  在古代的社会科技条件下,中医只能够使用对硬件条件要求很低,而对医生要求很高的“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使用阴阳五行理论和经验来开药方。如果今天的中医仍然死抱着阴阳五行理论,坚持只使用原始的“望、闻、问、切”和经验药方来诊治疾病,拒绝使用现代科技技术和手段。那么中医最终就会被老百姓放弃,而从医院走向博物馆,最后成为真正的文化遗产。所以发展中医首先需要的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建立和发展新的中医理论。否则具体的中医发展工作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劳而无功了。

  

  

  

  

10 次查看1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中医学说可能是外星智慧所传授

读《黄帝内经》的一点想法 ——中医学说可能是外星智慧所传授 《黄帝内经》是二千多年前的一本中医经典,也是我国现存中医书籍中的最早的典籍。全书共81篇以记述对话形式,从人体的脏腑、经络、疾病机理、诊断方法、治疗规则、针灸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人体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系统、详尽的描述。这些构成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中医的“六不治”说明了什么?

在西医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以前,中医几乎一直都是中国人诊治疾病的唯一选择。但是,中医一直一来都有“六不治”之说。中医六不治最早是扁鹊提出的。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六不治的内容为:“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患

中医现代化的哲学困惑

传统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看待世界是以一种内在的观点,也就是人/主体和自然/客体是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古代人就是从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内部来观察世界。他们是以一种心内体验的感觉来认识世界。这大概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基本出发点。在他们的心中,这个世界,如自然、社会、人体等,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永远变化的整体,包括正在思考的人。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具体情况,这套哲学体系是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