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Ning Yu

对传统中医之“气”的理解

  在对传统中医学进行发展改造使之成为现代中医学的过程中,对气的概念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

  传统中医学中气是一个基础性的观念。在传统中医学中以气来描述的医学概念术语很多,如:“正气”、“邪气”、“真气”、“脾气”、“清气”、“浊气”、“寒气”、“热气”、“食气”、“谷气”、“酒气”、“药气”、“毒气”、“恶气”、“乱气”、“厥气”、“郁气”、“积气”、“聚气”、“精气”、“阴气”、“阳气”、“水气”、“木气”、“火气”、“金气”、“土气”、“卫气”、“营气”、“血气”、“胃气”、“脉气”、“正气”、“动气”、“形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等可能有几十上百种之多。气的观念对传统中医学是“气——阴阳——五行”的理论描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概念。

  传统中医学的气的观念是从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发展而来的。从气的原来写法“氣”可以看出,气字最直接的解释是活人(肚子里有米的人)在冷天呼出来的云型流动的那个东西叫“氣”。对“氣”古人是有很多直接的体验的。在冷天呼出来的云型流动的那个东西天气一暖和就看不见了。人一死了,也叫做没有“氣”了。肚子里有了米,可以呼吸的活人就有了力气,可以干活了。力气是可以感觉到它起作用的,但是在古代谁也说不清楚力气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实际东西。渐渐地人们把天地之间一切能够感觉得到实际的作用,但是可能还不能够清楚的描述的东西都用“气”这个概念来代表。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有脾气、志气等等。

  古代先民在书写文字时,用石头在甲骨上刻画文字,用刀具在竹简上刻写文字。为了适应这种艰难的书写方式,先民使用言简意赅的文言文作为书写文字。气的概念是非常符合言简意赅的要求,所以在古代文字记载中“气”字是用得非常多的,它所代表的含义也非常广泛。古人对于那些无法说明其具体是什么(或者为了避开繁琐的文字说明),只是应用其实际作用的东西,都借用气这个概念来记载、描述它。

  中国文字虽然是一种象形文字,但是气这个概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来描述说不清楚是什么样的东西。中医学是针对人体和人体的运行这个宇宙间最复杂的事物的学说,所以很自然地大量地使用了气的概念。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先民使用“气”这个概念,避开了具体地说明某个东西的困难,却可以利用它的作用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传统中医学就是聪明的中国古代先民们创造的一个代表作品。传统中医学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充实,在维护中华民族健康的医疗实践中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两千多年来传统中医学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无法具体了解的东西,但是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又必需涉及到那些作用来解决问题的情况。自然而然地,在传统医学中使用了“气”的概念,这是一种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描述方法。

  在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思想认识非常有限的条件下,需要从理论上对医疗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医疗经验进行描述时,气的概念的确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如在针灸疗法的使用中,对于针刺某些穴位产生的一系列的身体反应,这在中医学中称为“得气”。这个“气”的的确确可以对人体产生很多作用,甚至可以产生出很多立即见效的疾病治疗作用。

  现在医学已经知道这个“气”可能包括刺激身体的某些器官或者部位产生的生理作用,可能还会产生一些物质,甚至可能激发身体中的某些系统(如免疫系统等)产生综合性的作用,来对抗产生疾病的细菌或者其它外部因素。即使在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可能也还无法完全描述这个“气”包括的全部内容。

  在传统中医学中,气的概念可能是指某种物质,也可能是某个功能,也可能是某类特性。总之,如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当然也包括传统中医学中的气就是用来描述那些一时还说不清楚是什么,但是又需要应用其功能作用的东西,就暂且叫它“XX气”。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很多以前说不清楚的东西,现在可能已经能够说出个“1、2、3、”来了。如中医的“营气”从物质层面是指人体必需的各种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氧气等。人体的营养物质来自于饮食。而营气的功能是指消化系统对饮食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血液循环系统再把这些营养物质传输到全身器官提供给人体运行所需的能量。并且,这些物质在现代医学中都可以具体的精确测量和量化描述。另外传统中医对器官的“营气”可能还指器官把营养物质转换成为其运行动力的能力。所以,一个人体的“营气”不足,可能涉及到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多个人体系统的功能,甚至可能涉及到饮食不周等问题。

  再如从现代科学知道中医的“卫气”从物质层面是指人体的白血球、淋巴细胞等免疫系统物质,功能上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人体的皮肤、神经系统对环境和外界的适应、反应能力。一个人体的“卫气”不足,那么外界的“邪气”(包括各种病菌,外界的冷、热、风、雨等)就容易侵入,使得身体害病。

  目前几乎所有传统中医学的著作和资料都大量使用了气描述的医学概念,当然也包括其它一些类似的古代哲学概念如阴阳,五行等。这些古代哲学概念在传统中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传统中医学的发展的确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同时这些古代哲学概念也使得传统中医学难以与现代科技接轨,不能享受现代科技的支持。同时,这些过于抽象的概念也让现代人难以理解,难以学习,备受争议。甚至这些古代哲学概念还成为一些人提出中医不科学,要废止中医的一个重要理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是模糊、抽象的气的概念来说明问题。希望能够对各种“气”有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事实上传统中医有关“XX气”的术语的确能够用现代科学语言来比较具体地描述。虽然这个现代科学的描述可能还不能够完全说明这些功能,但是用现代科技知识和科技语言来具体解释那些抽象的“气”的描述的确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传统中医学中的“气、阴阳、五行”等这些古代哲学概念逐渐用现代科学的成就来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是中医科学发展的必然。因为只有这些难以掌握的医学概念词语得到清楚的现代科学语言的描述,才能够使得传统中医学方便地利用现代科技,从而对发展中医理论,提高中医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是大有好处的。同时也会有利于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医理论和中医技术。虽然,现代科技对于传统中医学中的很多类似的概念还不能够全部地加以科学的描述。但是,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

  一些中医人士担心这样的处理会使得中医被西医化,认为只有坚持传统中医的“气、阴阳、五行”描述系统才能维护中医的医疗优势。一些坚持所谓的中医思维的人,则认为失去了这些古代哲学概念中医就不成其为中医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弄清楚:中医作为历史遗产的要求和中医作为支持老百姓身体健康的现代医学的一部分的要求的差别。

  类似的想法是当前阻碍传统中医继续发展的重要内因。所以必须解放思想,大力进行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在中医培养方面,除了中医资料管理,中医史专业的学生以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要求可以降低。而通过中医理论教材的现代科技语言的创新编辑满足学习要求。只有通过传统中医学的现代化创新发展才能够使得中医学成为能够满足人民身体健康需要的现代中医学。同时通过现代中医药院校大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懂得现代中医学的医生。总之,中医发展的前途在于中医学的现代化的完成。


1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中医学说可能是外星智慧所传授

读《黄帝内经》的一点想法 ——中医学说可能是外星智慧所传授 《黄帝内经》是二千多年前的一本中医经典,也是我国现存中医书籍中的最早的典籍。全书共81篇以记述对话形式,从人体的脏腑、经络、疾病机理、诊断方法、治疗规则、针灸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人体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活动,...

中医的“六不治”说明了什么?

在西医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以前,中医几乎一直都是中国人诊治疾病的唯一选择。但是,中医一直一来都有“六不治”之说。中医六不治最早是扁鹊提出的。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六不治的内容为:“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

中医现代化的哲学困惑

传统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看待世界是以一种内在的观点,也就是人/主体和自然/客体是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古代人就是从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内部来观察世界。他们是以一种心内体验的感觉来认识世界。这大概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基本出发点。在他们的心中,这...

Comments


bottom of page